AGI 分级 | 要点 | 诊断 |
---|---|---|
Ⅰ级 | 腹部术后第 1 天恶心和 (或) 呕吐,术后无肠鸣音,休克早期的肠蠕动减少 | 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衰竭的危险因素 |
Ⅱ级 | 胃瘫痪导致的较多胃潴留或反流,腹泻,IAH I级(IAP 12-15 mmHg),呕吐物中带血块,血便,喂养不耐受(未来 72h内肠内途径不可耐受20kcal・kg⁻¹・d⁻¹的热卡供应) | 胃肠功能障碍 |
Ⅲ级 | 长期存在的胃高残留物,消化道麻痹,发生或恶化,肠管扩张,IAH Ⅱ级(IAP 15-20mmHg),低腹腔灌注压(≤60mmHg),FI并可能导致出现持续或恶化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| 胃肠功能衰竭 |
Ⅳ级 | 肠缺血坏死,胃肠道出血,导致失血性休克,假性结肠梗阻,需要减压治疗的ACS | 胃肠功能衰竭伴有远隔器官功能障碍 |
公式说明
呕吐:任何可见的胃内容物反流,不论数量多少。
胃潴留:单次胃液回抽超过 200 ml 为大量胃潴留。
腹泻:每天有 ≥3 次软便或稀便且便量大于200 - 250 g(或>250 ml/d)。
IAH(腹内高压):指 6 h 内至少两次测量 IAP(腹内压)≥12 mmHg,或 IAP 至少 4 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低于 12 mmHg,同样需考虑 IAH。
FI(喂养不耐受):是指任何临床原因(如呕吐、腹泻、胃肠道出血、肠瘘等)引起的肠内营养不耐受;当经过 72 h 治疗,不能由肠内营养途径实现 20 kcal・kg⁻¹・d⁻¹ 的能量供给目标,或者因任何临床原因暂时停止肠内营养的情况,都需考虑 FI,但不包括临床操作等原因暂停肠内营养。
消化管麻痹(麻痹性肠梗阻):指肠蠕动功能受损,导致粪便不能排出体外,临床症状包括至少 3 d 肛门停止排便、肠鸣音存在或消失,同时需排除机械性肠梗阻。
肠管扩张:当腹部 X 线平片或 CT 显示结肠直径超过 6 cm(盲肠)或小肠直径超过 3 cm 即可诊断。
ACS(腹腔室隔综合征):指 IAP 持续增高,6 h 内至少两次 IAP 测量均超过 20 mmHg,并出现新的器官功能障碍。
胃肠道出血:任何进入胃肠道的出血,包括呕吐物、胃肠引流液及大便潜血阳性。
AGI:急性胃肠功能损伤。
1 mmHg = 0.133 kPa